[彩虹鹦07晋级赛]三河遐想(10月芙蓉花奖)★★★ 作者:三弦儿 时间:2007-10-08 周一, 上午11:11 三河遐想 文/三弦儿 三河。我途经过多次,可从来还没有去过。这次,几个朋友结伴而行,看看这个心怡已久的古镇。 出了上派,路边是两排高大的杨树。冬日的今天,它早已脱下了那套绿装,忧郁而沉闷的站在路旁。路边的农田,一望而广阔;土地赤露着那褐色的肌肤,那被烧过的一块块的荒草地,是农民给土地打的结,那结里是他们对来年丰收和快乐的期盼与希望。 中午,我们在紫夜家打点和休息。 在那里,打水的洗菜的烧锅的炒菜的,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;抓泥鳅的偷罗卜的放火烧荒的,闹的是 热情高涨。等到饭菜上桌,酒过三巡,那气氛更是和谐愉悦。大家推杯换盏,玩笑戏谑,一阵阵的笑声在屋里荡漾,从大门飞到了屋外,在温暖的阳光下一直飘的好远好远。在这冬日的温馨里,一顿中餐吃的是如此的完美。 到了三河,已是下午的两点左右。 当我的双脚踏上那石板路时,当我看见那条河时,当我看见那河边的一间间的民房时,当我站在那临渚桥上时,我感觉时光好象停止流逝;仿佛又回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。也是象在这样的石板路上,也是象在这样的河旁,也是象在这样的桥上,我走过了多少次,我走过了多少年。 那时,我的家离坝上街不远,那是一条石头铺就的路。路北是店铺,路南是那条清澈而又蜿蜒的南淝河,河上有座石拱桥,它有个美丽的名字:凤凰桥。这条路虽不长,但店铺林立,有戏院有旅栈。因为它滨着河边,有许多的船家和商人在此贸易逗留住宿。这是个很有名的集市,每天都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。我最喜欢在黄昏的时候逛这条街,夕阳把这里染抹的红红火火,淝河在那里静静地流淌着,小桥映在水面,不时有船划过。集市上,人们在买卖着东西。我每次都悠闲地从街南走到街北,尔后再折回来。到家时,篮子里已装满买回的东西和蔬菜,然后,做顿晚餐,美美地吃上一顿。 站在三河的街上,这些往事就象一卷黑白拷贝,突然在我记忆的影院里吱吱地放映着;就象又回到了青少年,又回到那条坝上街,又站在凤凰桥上。这三河的街,这三河的河,这三河的桥,都使我感到无比的亲切温馨. 我站在临渚桥上,向左右观望,小河就横躺在我的面前,桥东停靠着几只游船,右岸上是一条长廊,不少的人坐在廊下休息。麻烦她们站在一个圆洞的石门前正在兴高采烈地拍照,小本和他的姊妹们吃着棒绕糖稀,嬉闹着。桥西不远处,有一望月亭,层层迭迭虽不宏伟但也高大,飞檐翘角,红漆绕绕。亭边是那座美丽拱桥———望月桥。它高高地耸着脊梁,低低地亲着河水。如果能在此滞留到晚上,去望月亭用餐,然后渡步在桥上,看着那弯弯的月亮,慢慢地游弋在天上,再看那谧静的水面,月亮在波光中碎了又全,全了又碎。也许,桥边那个拉胡琴的人,会奏响那绵绵的琴音,那悠扬的琴音会随着这条河,慢慢的流淌,流淌到田野,流淌到村庄。多么美好的夜晚啊,让人神驰而向往。 游完长廊,我们折入了后街。这里也是三河必去的地方。惟有这里还保留着三河镇的古街古巷古屋民房。 古街的两旁,一间间的民房煞是有了岁月,那砖墙亦或木墙,不少已是陈旧班驳;或少的修缮过的店面,才可以看出一点现在的气息,否则,你恍若到了前朝古代,只是没了那些穿着古代服饰的人们而已。杨震林旧居就在这条街上,可算上这条街门脸颇大的房子。恰是在它的旁边,就是那条不太深的一人巷。冬日的四点多,太阳已西坠,在此没了阳光,小巷显的幽暗,也没有人出入,想当初,这里也一定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。 再往西转了一圈,大都是新起的房子,也没了古镇的特色,不说也罢。要提一提的到是一条街巷里的刘同兴隆庄。几间门脸颇有气势;听说原有五进的房屋,现只存下三进。第一进是贸易的地方;右边米行,左边布行;向前是一天井,据说这在三河镇是唯一有天井的房子。顺着边厢上楼,是书房帐房,小姐的琴房闺房,老爷太太的住房。这套房子的主人,曾把生意做到了芜湖上海,想想,在这小小的古镇,它把生意做的那么远,想必在当地也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。 折过小巷,上了大街。多远就看见了那座英王的照壁。壁后的英王居,早已是荡然无存;只留下这重修的照壁,多了点气势,少了点古朴,也就少了点怀旧的氛围。站在照壁前,就可以看到花戏楼,这也是三河镇最有气势最宏大的戏亭。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,如果逢上演戏,那一定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。 当夕阳完全的沉了下去,当晚霞的余辉把这个小小的古镇,侵染地温馨动人,让人念念不舍的时候,我们心情怡然的离开了它————三河。 在回来的路上,我想,如果下次再去三河,我一定会留下来住上一晚。看看那里夜晚的街巷,荡荡那里夜晚的小舟,捞捞那里夜晚的水中月亮,再听听那里子夜时分的天籁。 来源:https://www.australianwinner.com/AuWinner/viewtopic.php?t=50181 |